:作为支撑装备制造业的基石,铸造业被誉为工业的“底座”。今年一季度,随着众多传统产业的转型步伐加快,铸造业亦不例外地迎来了变革。在江苏一家铸造企业的采访中,我们观察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革新与变化。
苏州区域,是国内铸造企业较为的地区之一。在走访该地区一家业界领军企业时,我们发现整个产业区环境井然有序。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工厂的隔壁竟然出现了一家草莓采摘园,形成了工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该铸造厂的负责人透露,企业已经成功转型为绿色工厂,这是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原因。他解释说,铸造过程的核心在于制作砂模,而传统的铸造厂也因此常被称为翻砂厂。但如今,这家企业引进的新生产线不仅有效处理了废气,更实现了石英砂高达98%以上的回收利用率。
在采访中,我们见识到了另一种生产奇迹——制砂过程中几乎不见砂尘。负责人表示,现在的生产过程已经实现了电脑自动化控制。过去那些需要人工操作的翻砂、搬运、浇筑等重活儿,如今都在封闭环境中由工业机器人轻松完成。
张红亮进一步指出,虽然新产线建设起来了,但挑战才刚刚开始。例如在制砂模过程中,砂芯的脆弱性要求机械手精确掌握夹取力度和角度,工程师们经过数百次的调试才最终成功。为了使机器人与铸造工艺更好地融合,他们还自主开发了智能产线后台系统,并研发了适应新工艺的新材料。为此,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加大了人才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新入职的员工所学专业并非单一领域,而是交叉学科。这显示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经过多次技术革新,该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其主打产品热交换器铸件已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他们现在更着眼于如何开拓新的发展领域。
该企业正瞄准新兴产业,提供制造与设计的综合解决方案。在采访期间,我们还了解到一款为光伏企业研发的一体式配件的试制成功。不仅这一家铸造企业在转型中求变,苏州整个区域也正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智能铸造产业园。一个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