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生产剩余价值的深度理解
《生产经济分析》这一章节对于考生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理解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价值。今日,我们通过中公事业单位,为考生们带来了详细的解析文章。
二、理解剩余价值之精髓
剩余价值,简单来说,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也就形成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假设在一个工作日内,雇佣工人需工作8小时。这其中,部分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即工资),我们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假设为4小时);而余下的时间则用于为资本家无偿创造剩余价值,我们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再假设为另外的4小时)。
三、掌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大手段
在资本社会中,剥削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让我们通过上面的案例进一步解释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例如,在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工作日从8小时延长至12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从原来的4小时增加到8小时。这样,资本家就能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还会采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来获取更多剩余价值。增加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实际上就等于延长了工作日。
2. 相对剩余价值:当工作日总时长不变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比如,在8小时工作制下,如果将必要劳动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会从4小时增加到6小时。这样,资本家依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