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发现我的邻居大爷频繁地前往他们家族的古宅——那座坐拥幽深竹林的老屋——打理竹片子。初看之下,我误以为这种竹片子必定有很高的价值,便产生了探究其价值的念头。
当步入老屋时,我见到大爷正在专注地劈竹子。我好奇地询问他关于这些竹片的价格及销售情况。大爷告诉我,由于年底将至,他希望能有些额外的收入,因此开始与镇上的收购商进行交易,以期通过售卖竹片来购置年货。
据他所说,这种特定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每根的售价为钱。出售时需将竹片捆成束,每束包含二十片,定价为十元。竹片的尺寸必须严格符合标准,否则将面临折价的风险。
或许您会认为这个价格颇为可观,但实际情况是,大爷需要以三根左右的毛竹才能凑齐一捆竹片。这意味着一根碗口粗的毛竹仅能换得三至四元的收入。这个价格甚至不及前的水平,那时三至四元足以购买一斤多肉品。
近年来,我们山区的毛竹市场状况日渐。早些年间,由于毛竹种植相对容易且普遍,现在市场上的毛竹供应量大幅增加,导致价格不断下滑。
尽管如此,大爷每天仍能整理出五捆这样的竹片,从而获得五十元的收入。这对老人家来说已是一份不小的收获,他对此感到相当满足。他最担心的就是市场的不确定性——怕万一没人收购,竹片便无法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