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的日子里,物理老师曾向我们阐释了物体的惯性概念。惯性,可视为物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变化的抵抗力量,通俗地讲,它就像是物体会竭力保持现有的运动方式,不愿轻易变化。这不禁让我想到路径依赖的原理,一种与物理学中的惯性相似的现象。
对于而言,一旦某种制度或规则得以确立,便会形成特定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倾向于维护当前的状态,因为这关乎他们能够继续享受的既得利益。即便是新的制度或规则从全局角度看更为先进、高效,这些集团也未必愿意冒险改变现状。因为他们明白,巩固和强化现有制度和规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继续保有眼前的利益,哪怕这可能并非最优选择。
个人层面也是如此。一旦在人生或某项重要事务中作出方向性选择,人们往往开始不断投入精力、金钱及各种资源。若某天突然意识到所选择的道路可能并不合适,或已被他人远远甩在身后,很多人仍会犹豫是否要调整方向。因为这代表着前期的巨大投入将付诸东流,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导致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无论是个人还是,一旦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便可能越走越远,深陷其中,成为沉没成本的俘虏,害怕重新选择可能带来的更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