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的领域中,有一个概念被称为近因效应。它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最近、最新的互动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与初次见面的时间间隔拉大,近因效应会愈发明显地体现出来。
与此不可忽视的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具有“先入为主”的特性,它给人留下鲜明且深刻的印象。如果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这将为后续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会影响对他未来行为和表现的理解和解读。
考虑一下,当你的朋友逐渐远去时,你是否记得最清晰的是他挥手告别的那一刻?对于一对曾经相爱的男女,他们的记忆是否总是停留在最后一次的争执?即使是亲密无间的“闺密”,也可能会因为最近的一次争吵而变得疏远甚至心生怨恨。而德高望重的大师,也可能会因为一次不实的流言而引发人们的议论。
这些现象都表明,一次不良的表现可能会极大地削弱之前的努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一场失败可以抹去所有的功绩,一次错误可以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一次争吵甚至可能让深厚的友谊变质。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深刻且积极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大脑中,海马体和大脑皮层负责存储记忆信息各司其职。海马体好比电脑的内存,负责短时记忆的存储;而大脑皮层则像硬盘,负责长期记忆的保存。如果某些事情没有被反复提及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被持续唤醒,它很可能会被海马体逐渐遗忘。
科学研究表明,在短短六天时间里,人们就能忘却四分之三的记忆。这解释了为什么老板更可能记住你年底时的失误,而忽视了你之前的成就和辛勤付出。人的大脑在读取记忆时,会先从海马体这样的“快速访问”区域开始搜索,只有在找不到匹配的场景时,才会转向大脑皮层这样的“长期存储”区域。如果错误的信息在老板的海马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你的成功业绩即便存在大脑皮层中也难以显现。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重复类似的错误,那么这些短时记忆会被反复激活和强化,甚至可能永久刻印在大脑皮层中形成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一来,一个人的固有看法或刻板印象便得以稳固存在,且不易改变。
众多实验证实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存在,它们依附于人的主体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之中。在主体价值系统的引导下所形成的印象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被称作加重印象。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被近因效应所影响,而认知结构复杂的人则更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