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设计定义
结构设计(Mechanical Design),根据既定的功能原理,细致规划整机产品结构,将抽象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构件或零部件,实现其外观与功能的统一。这一过程涉及对每个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表面处理等方面的确认,同时需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精度以及与其他零件的配合关系。
2、结构设计主要职责
- 负责产品结构方案的设计和功能的实现,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监控模具供应商的工作,对模具进行审核和验收,保证模具的精确度和使用寿命。
- 负责结构模组的规划与选择,确保模块之间的兼容性和整体性能。
- 负责整机测试中的结构部分,检测结构的合理性和耐用性。
- 提供有关结构部分的生产维护技术支持,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 为其他部门提供结构方面的技术支持,促进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
3、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样机制作、测试验证和优化改进等步骤。这一过程需注重创新与实用性的平衡,确保产品的性能与用户体验。
4、塑胶材料
4.1 塑胶与塑料的区别
- 塑胶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包含了塑料在内的多种材料族群。塑胶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可以熔化并重新固化,形成各种形状。
- 塑料是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和形态,如我们常说的注塑件等。
- 在口语中,塑胶和塑料常被视为同义词,但在严格意义上,塑胶包括塑料但不限于塑料。塑胶包括塑料原料、制品等,而塑料是塑胶的一部分。
4.2 塑料的性能特点
- 塑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主体成分高聚物树脂的性质。通过适当添加辅料,可以改善塑料的耐寒、耐热、耐磨、导热、机械和加工性能。
4.3 塑料的分类与常用种类
- 按受热特性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 按用途分: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 常用种类包括ABS、PC、ABS+PC、POM、PP、PMMA、PE、PA、PVC等。
5、塑胶模具
5.1 模具与塑胶注塑模具的定义
-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用于成型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工具,通过压力使材料成型。塑胶注塑模具是用于将熔融/塑化后的塑料注入模具型,通过保压冷却固化成型的工具。
5.2 模具的分类
- 按成型方式分:注射成型模、吹塑模、吸塑模、挤压成型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