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构建并执行的质量体系,必须紧密贴合其设定的质量目标。此体系需确保影响产品品质的技术、管理与人员因素均处于严格控制之下。不论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或是服务,所有的管理措施都应致力于减少、消除不合格品,尤其以预防不合格为核心思想。
一、全面掌控过程质量。
ISO9001认证标准的核心在于“所有工作均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质量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内部各种过程的管理与实现。实施质量体系策划时,首要任务是明确本应具备的具体过程,并进一步分析每个过程所需开展的质量活动,以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二、预防为主,严格控制出发点。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识别市场需求到满足要求的整个过程,都应体现出预防为主的原则。例如:
- 严格控制市场调研与营销的质量,精准确定市场需求,避免盲目开发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 严格控制设计过程的质量,开展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等活动,确保设计输出与输入要求相匹配,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防止因设计问题导致的先天性不合格和缺陷。
- 严格选择合格的供货方并控制其供货质量,确保原材料、外购件等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 以及控制生产过程、检验和试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品损坏和变质。
三、度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当出现不合格(包括产品或质量体系)或顾客投诉时,应深入分析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防问题再次发生。还应通过分析各种质量信息,主动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从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四、全员参与质量培训。
所有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工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确保他们具备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能力,避免因知识或技能不足导致的产品或质量体系不合格。
五、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这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顾客和内部的双重需求和利益,即能交付预期的质量并能持续保持该质量的能力。
六、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包括产品质量改进和工作质量改进两个方面。应追求持续的质量改进,以实现顾客满意和提升竞争力。
七、定期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此举旨在确保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及其结果符合计划安排。评价时,应对每个过程提出三个基本问题:过程是否被确定?过程是否被充分展开并有效实施?过程在提供预期结果方面是否有效?
八、领导层需高度重视质量管理。
的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确定质量方针、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配置相应资源、指定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体系以及负责管理评审。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质量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