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人们常说
民以食为天
饮食,是一种极具讲究的文化
在文人墨客的世界里
无论何种美食
一旦融入了诗词
便既有了诗意又显得格外美味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江河纵横。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便吸引了众多文人在文字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人生的志趣。他们在美食中找到了舒缓与平和,川味虽简单,却能引人遐想。
一蔬一饭的诗意情怀
杜甫,前半生游走于仕途富贵,后半生漂泊沦落。相较于那些锦衣玉食的人生,他更能体会一蔬一饭的独特美味。在成都的日子,他由读书人变成了农家人,过上了晴耕雨读、自给自足的生活,那段时间是他难得的安乐时光。
四川的鱼,是杜甫笔下惊叹的美味。他不仅欣赏川酒川菜的美味,更享受着日常食材的原汁原味。当老农送他一篮红樱桃时,他欣然写下“西蜀樱桃红艳艳,农人赠我满筠笼”;当有人送他一些瓜果时,他也满心欢喜地写下“瓜果颜色好,倾筐赠我情”。
诗文中的烹饪学者
在陆游的诗文中,咏叹佳肴的篇章数不胜数。他的《剑南诗稿》中就描绘了四川饮食的丰富多样。他在四川的岁月里,尽享美食,创作出众多与美食相关的诗作。
陆游对美食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不仅爱吃,更善于创作美食。他用香料拌和的酸酱搭配猪排,鲜美至极。他还能随手用竹笋、蕨菜和鸡烹制出一桌丰盛的佳宴。
风雅之极的“老饕”
苏东坡的履历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他每到一处都能发掘美食。他的舌尖上最深的眷恋,便是川菜。
苏东坡与美食有着不解之缘,“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等美食都源于他与美食的情缘。他不仅是一位极其风雅的“老饕”,更是一位对美食有着深厚情感的文化人。
川菜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的川菜并非一开始就以辣著称。在三国时期,四川人就已经喜欢在食物中加入甜味。苏东坡的诗句中也有对四川甜食的描述。
豁达淡然与包容乐观一直是四川人的鲜明标签。即使不会写诗,四川人也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出诗意。
川菜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传承千年。其并非只是“无辣不欢”,嗜甜的传统在许多川菜中都能看出。
川菜与四川的历史一样,早已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刻入骨子里。众多文人墨客被四川的美食所吸引,正是这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涵让他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