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_公司内审主要审什么

2024-12-2814:10:36销售经验1

一、目的

为确保品质量与服务的卓越性,公司须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工作。该过程将全面评估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文件是否有效、适宜、完整,以及设备设施的完与可用性。我们旨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品管理法》和《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从而不断优化和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品质量。

二、依据

此项工作的依据为《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三、职责界定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的实施由质量领导小组及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

四、适用范围

本制度明确了质量体系内部评审的内容和要求,适用于公司内部对质量体系的自我评审。

五、发放范围

此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明确自身在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中的职责与作用。

六、内容详述

1. 职责:

质量管理部需根据计划,内部审核员组成审核组,制定方案、标准并执行质量审核工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应深入分析内审情况,依据分析结论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质量控制水平,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审核人员需依据《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的审核项目、评价标准进行客观、全面的审核工作。

2. 审核范围:

主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重点放在对品和服务质量影响最大的环节。审核应关注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公司发展及环境的变化,并着重于适应性、操作性、考核性。内容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执行情况,设施、设备的配置、有效运行和验证管理等多个方面。

3. 特殊情况处理:

针对特定情况,如GSP认证申请等,应由质量领导小组决定进行专项评审。因品质量原因发生重大质量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及服务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客户投诉、新闻曝光等情况,也应进行专项内部质量审核。

4. 准备与计划:

在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前,需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和标准,明确审核的目的、范围、内容及标准,安排审核人员及分工,并提前一周将审核计划、方案送达受审核部门。

5. 审核程序:

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机构负责人主持。质量管理部需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经审批后正式行文。在审核前开首次会议,确定受审核部门、日期、起止时间、审核内容等。审核过程包括检查取证、与相关负责人交换检查情况等环节。首次会议前,应集中审核组成员,确定审核标准,编制内审检查标准表。

6. 报告与纠正措施:

审核报告需详细记录企业基本情况、内审范围、检查结果等。对于缺陷项,需编写问题分析和整改措施记录,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并明确限期整改时间。被审核部门需根据审核组的纠正措施,制定整改计划或报告,经审批后在规定时间内整改。整改计划或纠正措施报告应在接到审核报告后十日内完成。应由专人负责检查各部门实施纠正措施的情况及有效性。

7. 人员与资格认定:

内部评审人员需精通业务和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代表性和原则性。审核人员需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和质量工作的要求,并由企业质量管理领导认定或任命。

8. 管理:

建立内审,做好审核记录,确保记录可追溯。所有内审的记录和资料应由质量管理部归档保存,保存时间为五年。审核员应客观、准确地记述不符合事实,准确判断不符合标准条款,提出纠正或纠正措施要求。

9. 操作规程:

根据该质量体系内部评审管理制度,另需制定详尽的质量体系内部评审操作规程,以进一步规范质量体系内部评审工作。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