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第三篇将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本篇将关注大学在专业评估方面的实际做法。在深入了解高等教育制度的我们将基于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的做法进行批判性总结。
特别说明: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存在差异,如“Program”一词在常用于表示某一专业领域的学习组合,而在国内更常对应为“学科”或“专业”。为简化表述,下文将统一使用“专业”来表述。
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曾面临专业招生人数下滑的挑战。学校为了更有效地分配资金,成立了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项组。该组借鉴了前文提到的排序模型,统筹管理专业评估工作。专项组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将200万美元的经费从低效专业转移到高效专业上,并最终实现了全校专业数量的缩减。
该大学构建了度的指标体系,包括与学校愿景、使命、价值观的一致性,内外部需求,培养质量,办学效能、成本和效率,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通过中立的立场独立收集信息,并按照这些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对全校各专业进行评分。评估后,学校采取了大幅削减专业数量、合并部分专业等措施。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在评估过程中主要围绕财务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这种做法在大学中较为常见,但在考虑专业布局时,除了财务指标外,还应当综合考虑其他诸多因素。这一点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中,需要辩证地看待和应用。
威斯康星大学奥克莱尔分校则采用了不同的路径。该校不仅进行了专业的评估和调整,还建立了一套长效机制来更好地管理学校专业布局。该校在迪克森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关注重点调整了具体指标框架。
威斯康星大学奥克莱尔分校的评估流程先从院系自评开始,主要聚焦在四个维度上:与学校使命的一致性、培养质量、办学成本和外部机会分析。通过院系自评和专项组的综合评价,最终向学校高层汇报改进建议。
该校的亮点在于其建立的长效机制。这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专业调整举措,而是为未来的专业调整和新专业的开设计划建立了基础。虽然院系自评为主的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但该校通过引入公开数据和第三方中立评价等方式,力求提高专业结构调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02 思考与启示
通过对比两所大学的专业结构调整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方法和侧重点。虽然中美两国的教育环境和制度存在差异,但这些实践和理论仍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无论是在哪个,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全局性的考量。在外部变化愈加剧烈的今天,仅仅办好各个专业已经不足以支撑学校的长期发展。
全面、清晰、可执行的标准是进行专业布局评估的基础。一个好的指标体系需要兼顾综合性和目的性,需要紧密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
外部环境反馈如雇主评价、劳动力市场趋势等在专业布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需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以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结语
本系列文章介绍了大学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理论模型和实操步骤。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到的高等教育环境中,但这些理论和实践仍然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