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权重怎么计算_如何计算权重比例

2024-12-2816:32:48经营策略1

一、权重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

重要性: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各指标对评价对象的作用并不等同。权重的概念便是用来反映这一差异,它体现了在统计综合评价中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

表现形式:权重通常以绝对数(如确定的数值10分、20分等)或相对数(如百分比10%、20%等)的形式出现。

确定权重是实际运用中的一项挑战。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学术界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以期为读者提供学习参考。

二、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1. 主观赋值法:此方法基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偏好,通过比较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并计算得出权重。

常见的主观赋值法包括德尔菲法(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本文将重点介绍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该方法集中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不断的反馈和修正,最终得到较为满意的权重结果。

操作步骤如下:

  1. 挑选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备理论修养的专家,人数通常在10至30人左右。
  2. 将待确定权重的指标和相关资料,以及统一的权重确定规则发送给选定的专家,请他们独立给出各指标的权数值。
  3. 回收结果,计算各指标权数值的均值和标准差。
  4. 将计算结果及补充资料反馈给各位专家,要求他们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权数。
  5.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各指标权数与均值的离差达到预定的标准,即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此时各指标的权数均值即为该指标的最终权重。

主观赋值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合理反映决策问题和专家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避免属性权重与属性重要程度相悖的情况。其缺点是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客观性相对较差,可能增加决策分析者的负担。

2. 客观赋值法:该方法基于各方案评价指标值的客观数据差异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常见的客观赋值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拉开档次法及均方差法。本文将简要介绍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分析各方案评价指标值的客观数据差异,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成几个主成分,再以这些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构造一个综合指标,进而作出判断。

关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详细步骤将在后续文章中进一步阐述。

客观赋值法的优点在于其根据原始数据关系确定权重,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数学理论依据。其缺点在于未考虑决策者的主观意向,可能导致确定的权重与人们的实际意愿或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3. 组合赋值法:为了结合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的优点,产生了组合赋值法。

该方法先分别用主观和客观赋值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通过线性组合运算将两种权数结合起来。

加法组合法是其中一种主要方法。已知主观赋值法确定的权数为ai,客观法确定的权数为bi。根据主观经验确定一个介于0与1之间的主观系数f。基于以上信息,组合赋值的权数计算为:fai+(1-f)bi.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