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将至,天寒地冻,“群面”仍旧考验着应届毕业生们。
每当登陆社交媒体,常常可以窥见许多关于它的吐槽。求职者的键盘上弹出的一行行文字里,饱含了哀嚎与无奈。
从社交平台到求职论坛,每一代求职者都未曾停止过对“群面”的抱怨。人们不禁要问,是谁发明了这种考验?
“群面”,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词汇,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通往offer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对于应届生而言,称其为“噩梦”绝非夸张之词。
第一章:群面之谜
“群面”,即我们常说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它的别名繁多,如“职场狼人杀”、“现代版面试大考验”等。对于者而言,特别是在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中,群面是一种常用的选拔方式。
这不仅仅因为其能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更因为它能更全面地反映求职者在团队中的表现,以及其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协调力和领导力。而这些能力,是单面所无法完全展现的。
群面的难度在于其不可控性和充满的不确定因素。与谁并肩作战,是猪队友还是得力助手,往往只能靠运气决定。
与同事和朋友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许多关于群面的心声。
小Z的遭遇:那次分组,与北大、北航的学霸同组,还有两位研究生队友。他们自我介绍时的风采让我瞬间压力倍增。讨论中,我只能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气氛紧张到几乎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
小H的回忆:有次群面结束后,竟然被拉进了一个群聊。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群里大家还在讨论为什么某人没进,仿佛忘记了面试结果已成定局。
第二章:如何应对群面
一、群面的基本流程:
1. 面试准备:面试官介绍群面流程、明确时间安排并分发题目、草稿纸和笔。
2. 自我介绍。
3. 讨论:给面试者3-5分钟的时间读题并准备发言提纲。
4. 小组推荐或自荐一名代表汇报讨论过程及结果。
5. 提问:面试官随机提问面试者在讨论中的观点。
二、群面中的角色与职责:
领导者:负责引导讨论并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掌控进度者:协助领导者控制讨论的节奏和时间。
记录者:记录讨论要点并反馈给其他成员。
总结者:提炼讨论的核心观点和最终方案,并能用清晰的言语表述。
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设性观点。
那么,如何在群面中确保自己有价值的输出呢?
要确保你对话题的论点有明确的了解。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为话题提供新颖的角度或他人未提及的观点是关键。
结合自身专业或优势发言。在阐述论据时,要抓住命题中与你所学专业或优势相关的点来发言,这样更能凸显你的价值。在讨论中要积极推动组内观点一致,避免一言不发导致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