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_听课评课表优点和不足

2024-12-2818:33:27经营策略1

学校的评价课程应平衡褒贬

在某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学校负责人向我阐述了他们的策略,即为了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特别设定了一项规定:在日常教研及备课过程中,教师在听评课活动时只可批评不足之处,禁止过誉褒奖。对于此策略,我并不全然赞同。

实际上,学校的听评课活动不仅应当聚焦于教师的教学短处和需改进的环节。而且更应捕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出处。这是因为这样的活动目的在于提炼成功的教学经验,挖掘教学问题,以及针对特定教学话题展开研讨。通过评价,既要如实地确认并强师课堂的优点,以肯定其成果并激励其继续发扬,也要诚挚地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并建议有效的改进方法。这种正反双重的反馈不仅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发扬优点并改正不足,也有助于教师间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团队文化。

德国教育专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强调了教师间的互助合作。他认为教师之间应互相学习、交流与成长,共享经验并不断调整各自的教学方法以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教师每月应有固定时间参与团队活动,在长期的互动中逐渐积累起良好的教育土壤和适宜的成长气候。

听评课活动是教学研讨的重要一环。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当教师的工作变得充满乐趣时,其课堂便不再是一种单调的义务。而听评课正是教师们开展教学研究的桥梁。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问题、规划未来的教学策略并采纳同行的合理建议。这一过程不仅富有乐趣,更是教师们共同成长的过程。

针对每堂课的评价,观点各异。有些被认为表现不佳的课堂可能隐藏着值得肯定的闪光点;而再出色的课堂也难免存在细微的不足。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参与听评课的教师,都应保持务实的态度,坦诚地交流与对话,为授课教师提供实质性的改进建议。这样的听评课活动才能切实达到预期的效果。

评价一堂课,既不能只谈不足,也不能仅说优点。而应将重点放在“研讨”二字上,通过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