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理且适当的维护保养下,设备技术状态将得以优化,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的技术状态指的是其在性能、负载能力、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整体表现。对于此,厂部和各生产车间需要定期每月进行设备检查,并据此评估设备的完好状况等级。这样,我们可以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具体信息如下:
1. 设备对产品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因素及问题;
2. 设备故障对生产均衡性的影响程度;
3. 设备的工作输出与负载能力是否达到预设标准;
4. 能源和物料消耗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5. 安全防护和润滑装置的完善性及其有效性;
6. 主要零部件的磨损程度及其损坏情况;
7. 操控及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8. 设备的整体完整性;
9. 设备基础及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10. 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设备的技术状态是反映企业设备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停机故障率和设备运转率。
设备的完好状况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二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三级则属于需要关注的状态。对于一级设备标准:
基础必须稳固,没有腐蚀、塌陷、倾斜或裂纹,连接部分需紧固无松动、断裂或脱落等问题。设备结构需完整无裂纹,零部件齐全且无明显磨损、腐蚀和变形现象,一般的轻微修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设备润滑系统应处于良好状态,无明显的漏油现象,同时水、风、气等亦无明显泄漏现象。所有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且可靠。设备运转必须正常并达到其设计能力。
二级设备的标准类似但稍有差异,符合相关标准且对生产无大碍的设备被归类为二级设备。对于不符合二级设备标准的则被视为三级设备。
以具体生产为例,主要设备的完好率需达到94%以上,其中一级完好率需达到65%以上。磨机的可开动率需达到92%,故障率低于2%,破碎机的可开动率同样为92%,故障率同样低于2%。而设备的完好率计算公式为:在考核范围内的设备中,一级和二级完好设备的数量总和除以总台数再乘以100%。设备的可开动率和故障停机率的计算公式也提供了明确的指标以评估设备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