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回首初见半入耳式耳机嵌入降噪功能的时刻,网络上的评价众说纷纭。当时,由于密封性不足与主动降噪技术原理的矛盾,使得很多人对半入耳式与降噪功能的结合持怀疑态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耳机似乎已经稳固了其地位,价格也日渐亲民。
最近,我有幸体验了一款名为Lolli3 ANC的半入耳式降噪耳机,其定价约在四百元上下。在使用了一周之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初次上手,这款耳机的制作工艺令我满意。充电盒的盖子结实有弹性,开合顺畅,接缝间隙也处理得相当不错。考虑到市场上两百多元的普通S耳机中已有不少做工精良的款式,若四百多元的耳机在工艺上不够出色,恐怕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耳机的腔体设计独具特色,相较于市面上的普通半入耳式耳机更为饱满。这无疑是为了提升佩戴时的密封性,为主动降噪技术提供有利的实施环境。实际上,它的佩戴体验非常出色,连续佩戴两小时后,耳朵不会有胀满感,充分保留了半入耳式设计的优点。
操作方面,该耳机采用了类似苹果耳机的捏压式控制方法。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操作方式,因为它不会像敲击操作那样产生令人不悦的“咚咚”声。对于不经常切换歌曲或接挂电话的用户来说,这种操作方式与常见的操作差别不大。而对于经常需要切换歌曲或接挂电话的用户来说,捏压式控制更为便捷舒适。
在音质方面,这款耳机获得了无线Hi-Res小金标认证,支持LDAC音频编解码。大多数安卓手机都支持这种解码方式。新耳机到手时,LDAC可能默认关闭,但只需简单在手机上进行设置即可。
经过一周的使用,我发现在音质方面该耳机表现出色。它具有醇厚的味道,人声和乐器的表现都十分优秀。声音的细节和层次感令人惊喜。在四百元价位的S耳机中,它的调音算是相当周正的。
开启降噪功能后,虽然低频的力量感有所减弱,但声音细节并未受到过多损失。在日常通勤中,几乎察觉不到这种细微的差别。
在降噪效果方面,只要耳机佩戴时与耳道间无大缝隙,就能明显感觉到周围环境安静下来。它采用自适应补偿的降噪方式,适应能力较强。与同价位的入耳式耳机相比,其降噪效果可能稍逊,但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该耳机听歌时,能将环境噪音消减七成左右,无需刻意调大音量。
连接手机APP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听音口味调节音效,各种设置选项一应俱全。该APP还提供了“一键找回”功能,若不慎遗失耳机可通过手机轻松找回。
总体而言,这款耳机在主动降噪和音质方面表现出色,同时还具备了通话降噪、入耳检测、低延迟游戏模式、双设备连接、快充等一系列功能。它采用了最新的蓝牙5.3传输技术,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和低延迟性。
最初我对这款半入耳式降噪耳机的效果有所怀疑,但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体验后发现它确实表现不俗。虽然它没有入耳式耳机那么安静绝对,但在户外长时间听歌时对耳朵更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