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过年,已不如往昔那般热闹,微信的祝福信息日渐稀少,以往常发祝福信息的朋友也选择静默,朋友圈也难见往日的繁华。若非春节假期,几乎难以察觉到新年的气息。
春节期间的花费却总是难以避免。
过年期间,购买年货的开销或许有所减少,但红包的开销却总是难以避免,甚至可能比以往还要多。在南方,红包可能只是象征性地发放,金额小且只求个好意头。然而在北方,尤其是对于亲近的亲戚,红包的金额往往较大,有时甚至达到数百元或更多。
对于许多工薪阶层而言,这无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有些亲戚之间的礼尚往来并不平衡,往往会出现付出而无法回收的情况。
老陈步入中年,孩子逐渐长大,虽然不再需要给孩子压岁钱,但仍然需要给许多孩子的家长发放红包。他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过年期间仅发红包就花费了三千多元,而收到的红包却只有三百元左右。
有些亲戚在收下红包后并无回礼的打算,这让他感到失落。老陈虽非吝啬之人,但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落差。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与理解才能维系长久的交往。若每年的红包都是付出而无法回收,这样的状况的确令人心生不满。
现在的成年人对过年不再如过去那般期待。除了人际关系的压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年的开销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落差。
过年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更让人难过的是花费了大量金钱后仍感到不舒服。
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过年的氛围已不再是重视亲情,更多的是应付了事。原本亲密的亲戚因为缺乏交流而变得陌生。即使见面也只能强装亲热地相互递上红包,感觉像是在把钱丢进水里一样。
长辈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不同,他们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和风风雨雨的共同扶持,所以重视亲戚情谊。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亲戚只是长辈的符号而已。
这种体验往往让整个春节的氛围都变得索然无味。钱花出去了还要憋着一肚子的气也难怪过年成了一些人一年一度的修行。
春节原本的意义是家人团聚、欢度新年。但现在许多人的春节却成了一项任务要透支金钱和精力去完成。
不知何时起春节能够回归本真不再被金钱和虚伪的客套所充斥。真希望春节能多一些真诚多一些轻松不再成为成年人的负担。
如果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那么我们至少应该看清一些亲戚的真实面目那些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还是保持距离为好。
他们不会体谅你的难处和付出。如果在一个关系中总是你吃亏那么这样的关系就不是健康的。
但愿在未来的春节里我们能找到更加真实和温暖的亲情联系让这个古老的节日回归到它最初的温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