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粉体技术应用水平,2024年粉体表面改性技术高级研修班定于2024年4月13日至14日在江苏南京火热展开。各相关企业注意啦,尤其是涉及非金属矿粉体企业如碳酸钙、硅微粉等,功能性粉体企业如氢氧化镁、氧化铝等,以及剂和设备企业、粉体填料应用企业等,若您有需要粉体表面改性的企业,此研修班是您不可错过的学术交流平台。
关于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问题,实践中存在两大挑战。由于分子间作用力、静电效应等因素,纳米碳酸钙粉体易发生团聚现象。纳米碳酸钙的亲水性强且表面呈强碱性,这导致其与聚合物的亲和性不佳,容易形成团聚体,在高聚物中分散不均,从而影响其纳米效应的体现。
随着纳米碳酸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上述问题愈发明显。为充分发挥其优势并改善其性能,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方法和改性剂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纳米碳酸钙改性剂包括偶联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无机物等。
偶联剂方面,钛酸酯和铝酸酯是常用的改性剂。钛酸酯虽改性效果良好,但可能会影响产品白度且价格较高,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而铝酸酯则具有颜色浅、无毒、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填充料中。
硼酸酯也常被用作改性剂,其具有无毒、抑菌、热稳定性好及抗水解能力强的特点,既适用于干法表面改性工艺,也适用于湿法改性处理。
脂肪酸(盐)是另一种重要的改性剂。它通过与碳酸钙表面的亲水性羟基反应,改变碳酸钙的表面性质,使其由亲水变为亲油,从而提高其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其他改性剂如磷酸盐和缩合磷酸、季胺盐类、反应性单体、活性大分子、超分散剂及无机物等,也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和应用领域。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善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性、耐酸性及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亲和性。
为不断推进粉体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我们诚邀各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此次研修班,共同探讨粉体表面改性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期待您的莅临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