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决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_正确的决策应坚持哪些原则

2024-12-2922:28:16营销方案1

决策的种类多种多样,以员工不小心将饮料洒在顾客大衣上为例,此乃直接而常见的问题。对此类易于识别之事态做出的决策,属于结构化决策。在这一情况下,经理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处理过程可能遵循既定的流程,这便是程序化决策(programmed decision)。此类决策通常可通过既定的常规方法进行重复性处理。

对于洒在顾客大衣上的饮料问题,经理无需再次进行决策标准的识别和衡量,亦无需构想详尽的可行性策略清单。相反,经理可依赖以下三种程序化决策中的一种进行快速应对:

程序(Procedure):指管理者应对结构化问题所遵循的一系列连续步骤。其难点在于明确问题本身,一旦问题明确,程序便可顺利执行。

(Policy):作为决策的指导原则,为决策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而不仅仅是关于“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规定。

然而并非所有问题都适用程序化决策方式处理。在中常会遇到非结构化问题(unstructured problems),这类问题往往新颖、不常见、信息模糊或不完整。相应的决策也需独特、非重复,并需要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即非程序化决策(nonprogrammed decision)。

在进行决策时,管理者需面对三种不同的情境:确定性、风险及不确定性。

确定性(Certainty):为决策的理想状态,在此状态下,管理者可做出正确决策,因为每个备选方案的结果均已知。但大多数管理决策并非如此简单。

风险(Risk):指决策者能够评估特定结果的概率。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管理者可借助过去的经验或二手信息的历史数据,估算不同备选方案的结果概率。

至于结果难以确定,甚至无法做出合理概率估计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不确定性(Uncertainty)。方案的选择受到信息不足和决策者心理倾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管理学》第15版,斯蒂芬·罗宾斯著。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