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听闻大道,勤勉践行;中士若即若离,心存疑虑;下士听后大笑,认为不足为道。此乃道之常理,隐匿于世,难以言表。其言曰:明道似暗,前行似退,平道如曲折。上德如深谷之宽广,至纯若似,广大德行似有不足,建树大德似含蓄内敛,质朴之真如有时之变。
译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半信半疑;下士闻道,嘲笑不已。不被嘲笑,不足以成其道。”此言述人之心境与道之缘分。
“故有言:明道若暗,进道若退,”是在阐述道的深奥与微妙。光明之道在表面看来似乎隐晦不明,人的前行之路有时似乎是在后退中寻觅。
“上德若谷”意味着最高的德行如山谷般宽广无垠。
“大白若污”,意指最洁白之物看似被玷污,实则是高洁品性融入世间的表现。
“广德若不足”,说的是最博大的德行看起来似乎有所欠缺,实则是其不张扬、不炫耀的内在特质。
“建德若偷懒”,意指在德行上的勇猛精进有时看似是在偷懒,实则是追求自然,不刻意为之。
“质真若渝”,当一个人展现出最质朴的真时,可能会看起来有些愚钝,这是因为他们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不将世界看得过于清晰。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些话阐述了真正的大家之气象、声音、形态往往不显山露水,无迹可寻。
道之深藏,无形无状。唯道能善始善终,万物由此而生,由此而成。
个人感悟与解析
一:人心如田,善种者得善果
如同撒种的故事所述,人的心田如同生命的田地,不同的播种方式将决定不同的收成。神的道如同种子,落在不同人的心里将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对待“道”的态度决定人生结果
每个人都会遇到“道”,但如何对待“道”决定了人生的不同结果。人的心性、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