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看火的正确方法_新建回转窑招看火工

2024-12-3005:18:13经营策略2

郭玉全:机器的“火眼金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有些技能仍然超越了电脑的识别能力,这就是郭玉全的“看火”绝技。

郭玉全,51岁,身为北京金隅集团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即便在水泥生产已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今天,仍有些微妙的故障能逃过电脑的眼睛,却无法躲过郭玉全的敏锐观察。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原材料和燃料的差异,实际情况与理论数据往往存在出入。这时,真正准确的数据往往需要现场工作人员去寻找。郭玉全正是这样一位能够洞察秋毫的专家。

身为看火工出身的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上世纪90年代,在没有先进仪表和监控设备的条件下,他凭借一块看火镜和,深入“八卦炉”内观察水泥窑的状况。经过数月的苦练和数年的经验积累,他成功掌握了看火的诀窍。

他不仅将这一技能用于日常生产中,更将其运用于处理复杂的生产难题中。在面对新的技术和设备时,郭玉全同样展现了其过人的能力和对工作的热爱。从飞灰的工业化处置到国外水泥生产线的调试,他都亲力亲为,为解决问题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他不仅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工人,更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索者。他带领团队突破了多个技术难关,成功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

在郭玉全的带领下,更多的一线技术工人被激发了热爱技术和创新的热情。他的事迹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与同事一同走出国门,为国际上的技术工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如今,郭玉全依然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技术的追求。他不仅在技术上有所建树,还积极参与培训和指导年轻的技术工人。他的精神和事迹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技术和创新的事业中。

郭玉全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热爱和创新的感人故事。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水泥行业的历史中。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