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历史、诗情与多彩文化展现
在华夏大地的年节体系中,元宵节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其他节日。春节虽然团聚一堂,而元宵节则是一场欢乐的狂欢盛宴。如今,我们节选诸多名家对于元宵节的细腻描述,沿着他们的文字,感受下不同文豪们眼中的元宵节画面。
沈从文的灯节回溯
沈从文在散文《灯节的灯》中,详细叙述了观灯的历史。文中提到了宋代的“琉璃灯”和“万眼罗”,以及明清以来的各种灯彩和工艺品。他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从宋代传至今的各式灯笼,如“金鱼注水灯”、“巧作灯”、“冰灯”等,展示了灯节的历史韵味。
余秋雨的叛逆之节
老舍的火炽盛景
老舍笔下的北京灯节,一派喜气洋洋。他描述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如办喜事般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会挂出各种样式的灯笼,色彩斑斓,形象各异。
冰心的家乡记忆
冰心在《过年》中回忆了元宵节家乡的风俗。她提到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吃汤圆,以及福州方言中“灯”与“丁”同音的有趣习俗。
汪曾祺的围屏情调
汪曾祺在《故乡的元宵》中描绘了江苏省元宵节的民间活动,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之情。他特别提到了围屏这一习俗,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其他名家的元宵节情怀
其他如周国平的走马灯、池莉的情感抒发以及余光中称元宵节为“的情人节”等,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们对元宵节的情感和态度。
古诗中的元宵节
提及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词中描写的元宵夜情侣相会的场景极为美好。唐伯虎的诗句“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也展现了人们在元宵节的不眠不休兴致和欢乐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