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母猪的利润与成本_今天淘汰母猪价格表

2024-12-3008:32:20经营策略0

当前,国内生猪养殖市场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肥猪上市量超出需求,导致猪价持续走低。从八月初开始,这一趋势已持续三个多月,部分地区猪肉价格甚至跌破每斤八元大关,逐渐逼近生产成本线。一些地方猪肉价格已回落至每斤十元左右,使得生猪养殖利润不断被压缩。

这一轮猪肉价格走低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生猪养殖的产能过剩。近年来,国内母猪存栏量持续攀升,尤其在2019年非洲猪情后,尽管养猪业遭受重创,但目前仍有不少养殖场采取自繁自养模式,致使仔猪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而且,受养殖技术与育种技术的提升影响,母猪产仔能力有所提高,年生猪饲养量达到惊人的九亿三千多万头。二是二次育肥的影响。端午节后,养猪者大量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短期内减少了上市肥猪的数量,进一步推高了生猪价格。

消费者的购买力因今年经济状况的不佳而有所下降。为满足日常需求和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更多地转向购买价格更为亲民的鸡肉和鱼类等食品。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传统的猪肉消费量逐渐减少。部分消费者开始对猪肉品质产生不满,觉得其味道变差且油腻感增加。而市场上生猪品种的转变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现在的生猪大多采用国外的纯种瘦肉型品种,虽然生长迅速且瘦肉含量高,但口感与本地猪肉相比有所差异。

与此家庭对腊肉等传统肉制品的加工需求也在下降。由于全年均可购买到新鲜猪肉,导致居民减少了年底的肉类腌制需求和加工行为。

在饲养管理方面表现优秀的养殖场甚至能将每斤生猪的生产成本控制在6元以下,同时获得可观的利润。这种成本的降低不仅为养猪人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说明了养殖场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不断进步与优化。这也提醒我们选择高质量的育种技术和科学有效的饲料配方的重要性。

综上来看,生猪市场虽然在短时间内呈现出供应过剩、价格下降的态势,但在整体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仍然存在着利润空间和的可能性。面对这种形势时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养猪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饲养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或为制胜关键。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