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景德镇,承袭2000多年的陶瓷冶炼史,逾千年的官窑史及六百余年的御窑史,成为了瓷器艺术的圣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陶阳里”),作为景德镇瓷业的心脏地带,蕴藏了该市最丰富、完整的陶瓷文化历史脉络。为更好地保护这座瓷都老街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中建一局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对陶阳里进行了精心修复,使其成为历史保护与现代活力的交融典范。
古韵今风:陶阳里的匠心修复之道
陶阳里拥有百条千年老城巷道、四十余处明清时期的窑作遗址以及十余年来的陶瓷工业遗产。岁月流逝,部分古建筑和遗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于是,2019年,中建一局启动了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工作。
在修复由八个多曲面拱体构成的御窑博物馆时,团队经过11次样板实验确定曲率,选用新老窑砖进行实验和筛选,并对每块砖进行编号、打孔,调整砖块比例和位置,再以手工砌筑,确保了八个拱体弧度的平滑度,呈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学。
科技之光:古建修复的技术创新实践
在陶阳里的修复中,也显现出科技的力量。为了确保御窑博物馆曲率的精准度,中建一局引入了BIM+MR、GIS云协同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人为误差。智能放线机器人如“蜘蛛侠”般在建筑上精准作业,将误差从1厘米降低至5毫米以内;MR混合现实技术让施工人员能预览异型拱体的完成情况,实现身临其境的模型交底。
匠心传承:跨越时空的团队与文化坚守
“我在陶阳里已经工作了近五年。”中建一局陶阳里项目的建设者李亨通说,“我们首次承担如此复杂的双曲面结构建筑项目,前期设计耗时一年多,实际施工又花了近一年。”团队中还有许多像李亨通一样的工匠和文化保护践行者。他们以情景短剧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古代师徒对陶瓷奥秘的探索精神与现代团队的匠心追求。两代匠人的对话,为陶阳里的修复项目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和情感共鸣。
陶阳里新貌:历史遗迹的现代活化
古城的改造让陶阳里的陶瓷文化焕发新生。如今,修复后的陶阳里不仅是文化遗址,更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旅新地标。街区内设有民宿、陶瓷工坊、手工体验区和餐食区域,游客可亲身参与陶瓷制作。陶阳里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为青年艺术家和创客提供发展平台,形成了“非遗+文创”的新型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