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厂岗位结构图_汽车修理厂职位明细

2024-12-3015:16:54销售经验1

在重庆交通开交集团南部公交维修一厂,有一位名为邱帮海的技师,他已在职场拼搏了12个年头。在这期间,他积累了十几本满载心血的“修车笔记”。这些笔记内容详尽,从车辆故障的表象到修理方法,再到经验总结,甚至还附有复杂的线路图和结构图。

邱帮海有着一双能洞察秋毫的眼睛,他能够从一辆公交车呈现的“症状”中精准判断出“症结”。例如,当发动机发出沉闷的“铛铛铛”咳嗽声时,他便知道这很可能是曲轴的滑动轴承出了问题;当发动机启动后高怠速运转,他立刻联想到这可能是电控调压器等供气部件的故障;若排气管烧得通红,他则能迅速判断出是喷嘴和正时出了问题。

从“小徒弟”到“大师傅”的蜕变

在2010年大学毕业后,邱帮海加入了五里店公交维修厂。起初,面对那浓烈刺鼻的油料味、布满油污的工作服、尖锐震耳的敲打声以及炙烫的零部件,他内心曾有过犹豫。他觉得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邱帮海并未选择放弃,因为他不想被贴上不能吃苦的标签。他选择咬牙坚持,并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

有一次,一辆公交车因空调故障回厂维修。当时刚入职仅十几天的邱帮海主动请缨,他表示想要独立承担这一任务。当车厢内重新恢复凉爽时,驾驶员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一刻,他体会到了成就感的滋味,也坚定了成为“大师傅”的决心。

手写笔记见证成长之路

自那以后,邱帮海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无论是修理车辆时观察到的故障表现、寻找问题点的方法、修理过程还是经验总结,他都会一一记录在案。有时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一个部件的内部结构,他会花费数小时蹲在车下仔细观察,并将所见的结构图仔细绘制在笔记本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几个笔记本已被写得满满当当。而邱帮海也从当初的“小徒弟”成长为了厂里的“大师傅”。他已能准确判断一辆公交车的故障所在,成为了司机们信赖的师傅和新人仰望的对象。

如今,邱帮海的名字已成为司机们点名修车的代名词。他们信任他的技术,依赖他的判断。“那个年轻师傅在不在?叫他给我看一下车”、“你来帮我诊断一下故障,你的判断要准确快速一些”、“感谢你哦,拖了很久的问题被你解决了,下次还找你修哦”……这些都是驾驶员对他的信任与认可。

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公交车技术——从混动到纯电等类型的变化,邱帮海表示:“我们也必须不断学习。”随着公交车型从传统向现代化、常规向智慧化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促使他不断学习和钻研新技术。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工匠。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