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条例
第一条 目的。
为确保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高效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的审批、更改、借阅等操作流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更改、借阅及作废处理等环节。
第 职责划分。
1. 品质部门负责程序文件的拟制工作,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归档管理。
2. 与程序文件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程序的持续改进和日常管理工作。
3. 公司总经理负责最终审批程序文件。
第四条 程序文件内容要点。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1. 文件基本信息:包括文件编号、标题,以及根据活动层次编排的编号,以便于识别和追溯。
标题应准确反映文件所描述的活动及其特点,如内部质量审核流程、采购控制措施等。
2. 目的与适用范围:简要说明文件的目的和适用的场景,明确其应用领域和目标。
3. 引用文件与术语:列出与本程序相关的引用文件和涉及的名词、术语,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4. 职责分配:明确执行该程序的员工及其职责,详细描述各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5. 工作流程:详细描述执行该程序的步骤和流程,注意特殊或例外的情形,并可辅以流程图以增强理解。
6. 记录与报告:规定执行程序过程中应使用的记录表格和报告形式,明确表格的名称、编号及保存期限。
第五条 文件编写要求。
1. 程序文件应对影响质量的所有活动进行持续控制,确保在发现异常时能够迅速反应并纠正。
2. 文件应简洁明了,有效表达,采用统一的结构和格式编排。
3. 文件的结构和格式应便于使用者熟悉和适应每项要求,同时也增强了满足标准要求的系统性。
4. 文件应明确管理、执行、验证或评审人员的职责,描述实施各种质量活动的方式、文件和控制方式。
5. 技术性细节通常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不在程序文件中详细阐述。
6. 用词要规范,表达要严谨,概念要清晰。
第六条 借阅管理。
所有程序文件的借阅均需经相关负责人批准,并填写借阅登记表后方可进行借阅。
第八条 作废文件处理。
1. 作废文件的正本及副本在新版文件发布时需由品质部门统一收回,并建立过期文件清单。
2. 作废文件的处理需经相关责任部门提出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若需保存则需做出标识并分开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