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施乐公司对惠普的收购计划屡次受阻。
近期,知名复印机制造商施乐公司再度发出消息,将原先对惠普的收购报价从每股22美元提升至24美元,总价值攀升至340亿美元,较最初的320亿美元有所增加。根据最新的要约,施乐将以每股18.4美元的现金加上每股0.149股施乐股票的方式完成此次收购。
施乐方面表示,此次的收购价格相较于惠普未受影响的30天加权平均交易价格17美元溢价41%,显示出施乐公司对惠普公司的认可与决心。施乐计划在3月2日左右正式发起要约收购。
惠普并未立即回应施乐的最新动向,而是选择在季度财报公布后再做决策。目前,惠普计划于2月24日发布季度财报。此前,惠普在2月11日的新闻稿中表示,希望股东能全面了解公司的盈利情况和内在价值后再做决定。
据施乐公司2月10日的公告,他们已与惠普的最大股东进行了多次会面,旨在让惠普股东接受施乐的报价。截止2月12日美股收盘,惠普的市值约为326.97亿美元,而施乐公司市值则为82.50亿美元。这宗交易在业内被戏称为“蛇吞象”式的收购。
艾媒咨询分析师对时间财经表示,施乐公司多次提高收购报价,可能是看中了惠普的云计算能力、全球销售渠道以及信息基础储备。这些对施乐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尽管施乐持续发出收购要约,但惠普有限公司尚未对施乐的举动作出回应。
神秘资本动向
自施乐首次提出收购惠普以来,神秘资本力量一直暗流涌动。打印机制造商施乐公司自2019年11月起便考虑收购其业务合作伙伴及竞争对手惠普公司。
卡尔·伊坎作为亿万富豪投资人,持有施乐及惠普的股份。他曾买入价值高达12亿美元的惠普股票,并向惠普施加压力要求其与施乐合并。他被认为是这宗交易背后的主要推手之一。
而在这场收购战中,惠普方面一直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施乐的报价低估了公司的价值,并对施乐的增长前景表示质疑。
尽管惠普董事会一致反对施乐的收购案,但施乐并未放弃。他们甚至计划提名知名企业高管加入其董事会候选名单,意图在惠普的股东上取代部分独立董事。
业绩压力下的企业抉择
惠普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其业务涉及信息产品、打印及成像系统等多个领域。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惠普面临着不小的业绩压力。
特别是其打印业务领域,曾经一度是公司的利润支柱。但近几个季度来,该业务部门收入下滑,未能达到预期。惠普还需应对来自联想等竞争对手的挑战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带来的影响。
为了应对挑战和轻装上阵,惠普曾进行拆分重组。然而这并未完全解决公司面临的问题。面对施乐的收购提议和业绩压力下,惠普的未来走向仍充满变数。
与此作为主要生产复印机和打印机的施乐公司也面临业绩下滑和成本缩减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与惠普的合并实现成本节约并提升竞争力。
对此问题, 时间财经邀请一位IT领域的专家发表了观点:“成本节约预期相当可观。但在打印业务方面需要注意市场饱和度与增长趋势的挑战。无论合并与否, 两家公司的未来仍需谨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