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目标是指企业通过制定或调整特定水平的价格所期望达到的预期效果。它是企业市场营销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追求盈利最大化
企业追求的盈利最大化并非单纯地制定最高价格,而是在合理范围内推动销售规模,以实现长期盈利。在考虑竞争对手和消费者想法与态度时,若产品享有良好声誉且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追求最大盈利的定价是可行的。但需注意,市场供求关系与竞争态势会不断变化,因此企业需将追求盈利最大化作为长期目标,并配合适当的短期目标来制定价格。
2. 短期利润最大化策略
对于具有独创性或技术领先的新产品、新项目、新服务等,在市场早期投入时,可采用高价策略,以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润。这种定价方式被称为“撇脂定价”。准确预测和把握市场需求及竞争态势是关键,需确保有接受高价格的顾客群,且产品技术领先性和垄断性可保证短期内无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3. 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反映了其投资收益。在确定投资回报率时,需考虑企业的资本成本、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及投资回收期等因素。企业通常以总成本为基础,加上预定的投资回报率来确定产品价格。
4. 市场占有率与销售增长
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经营状况与产品竞争力的综现。高市场占有率意味着高销售量与高收益。企业可通过低价策略打入市场,逐步占据市场,或采用高价格与高促销费用策略来获取市场占有率。追求一定时期内的销售增长率也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5. 价格竞争与适应性
企业定价目标需适应价格竞争,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定价策略。实力强的企业可利用价格竞争竞争对手,提升或保持市场占有率;而实力较小的企业则可跟随主导企业的价格或以此为依据制定定价策略。
6. 维持营业与稳定价格
以上几种定价目标是企业在制定价格时常用的考虑因素。每个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市场竞争态势、资源与能力等因素,围绕成本、竞争与顾客三要素选择合适的定价目标,以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
定价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决策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企业应确保定价目标的合理性与适应性,以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