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智能控制器。
PLC的定义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用户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的设计都易于与工业控制形成一个整体,并方便扩展功能。
一、PLC的优点:
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 功能齐全,设备完善,适用性强;
3. 易学,操作简单;
4. 系统的设计、维护方便,改造容易,建造简单;
5. 体积小,较轻,能耗低。
二、PLC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PLC的结构多种多样,但一般都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其基本组成包括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和ROM)、输入输出单元(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个部分。
1. 处理单元(CPU):
作为整个PLC的核心,CPU负责读取和执行指令,处理中断等操作。它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存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连接。
2. 存储器:
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工作数据。常见的存储器包括RAM、EPROM和EEPROM等。RAM是一种可进行读写操作的随机存储器,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和数据。
3. 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
I/O单元是PLC与被控对象之间的接口部件,负责传递输入输出信号。
4. 电源:
PLC电源单元负责将外部电源转换成内部工作电压,为PLC的CPU单元和I/O单元供电。
5. 编程器:
三、PLC的工作原理: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运行过程中,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指令,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其扫描过程包括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
四、PLC的应用领域:
由于PLC具有机电一体化控制、储存逻辑替代外部接线、数据运算能力强及通信技术增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交通、文化娱乐等行业。其主要应用包括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处理及通信联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