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科技相融合的课堂:水火箭在科普与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山东菏泽南京路明德小学携手菏泽市科技馆开展了一次科普进校园的特色活动。在活动中,科技馆的专家们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水火箭的制作方法。三人一组的同学们亲手制作箭体并成功发射,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水火箭简介:
水火箭,是一种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设计的玩具。在小学科学课实验中,它是演示效果极佳的科目之一。其原理与真实火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制作时,箭体内需灌入一定量的水,再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当达到一定压力后即可发射。
值得一提的是,水火箭在短视频平台上也备受追捧,成为最受欢迎的科学实验之一。
小小科学家的诞生:严弘森的故事
在浙江绍兴,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学生严弘森。他热爱火箭和天文学,利用平时搜集的小铁片、弹簧、纸壳、水性笔等材料,制作了各种材质和类型的“火箭”。他将制作过程记录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了众多专家和航天爱好者的关注。
短视频平台上的科学教学:王印的实践
王印制作的科普视频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云课件”,不仅在课堂上随时可播放观看,还为缺乏实验设备的乡村学校老师提供了云端科学教学的可能。
科普教学创新:钟柏昌教授的观点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认为,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还能有效促进科学与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