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用户需求洞察”具体是指什么呢?以及互联网公司常采用的洞察方法又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二。
一、“用户需求洞察”的内涵
知名营销专家在《洞察力:让营销从此直指人心》一书中对“用户洞察”做出了如下定义:用户洞察即对用户的持续、深入理解。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对于很多商业模式相对固定的企业来说,他们可能会过于沉浸在既有的产品或服务中,而忽略了持续地了解和认识用户的重要性。做好用户洞察对于企业而言却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来说,其益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帮助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
- 帮助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期望;
- 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打造超出预期的产品或服务;
- 通过影响用户行为,让他们完成期望的任务或目标;
- 基于客观证据而非主观观点,影响企业的决策过程。
在洞察用户时,我们通常需要关注如用户身份、需求类型、触达渠道、满意度及产品改进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二、用户洞察的常用方法
所谓的“用户需求洞察”就是对用户需求进行持续且深入的理解。在洞察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
(1)定性方法
- 用户访谈:通过面对面或在线形式与用户交流,了解核心需求并征求改进意见。
- 可用性测试:邀请真实用户使用产品,观察并反馈真实需求。
(2)定量方法
- 调查问卷: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放问卷,收集用户反馈和数据。
- 数据分析:记录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分析来洞察用户需求。
三、互联网公司的实践:度洞察用户需求
除了上述方法外,互联网公司在洞察用户需求时,还会借助用户行为数据和标签数据来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与分析。
(1) 用户行为数据
主要包括粘性指标(如访问频率、间隔时间等)、活跃度指标(如使用时长、页面停留时间等)以及价值贡献指标(如GMV、订单量、客单价等)。这些数据有助于深度挖掘用户行为特征,进而洞察潜在需求,为制定运营策略提供依据。
(2) 用户标签数据
除了行为数据外,用户标签也是多数互联网平台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工具。通过构建用户画像,结合平台既有的用户静态属性数据(如人口属性、账户信息等)和基于业务运营的实际行为数据标签,可以全面洞察用户需求。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从“流量时代”逐步过渡进“留量时代”,企业更加注重存量用户的价值挖掘。及时洞察并满足用户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深入了解用户,才能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用户的留存与转化。
洞察用户需求是运营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后续的活跃、增长和价值变现都将有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