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邻里乡同奔向富裕之路
老黄喜笑颜开
老黄家的水田在春光中辛勤耕作
老黄精心照料的蚕宝宝们
老黄正准备构建结茧的“蜂巢”环境
老黄一丝不苟地清理着桑叶残余
农忙后,家中洋溢着饭香
邻里工人们正协助老黄采摘桑叶
共商养殖计划,饭桌前的交流
盛夏时分,太和村的桑园绿意盎然。在广西桂林市永福县永安乡的这片土地上,老黄与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桑叶,田间小道上,数辆电动三轮车整装待发,准备运送丰收的蚕茧。
老黄,本名黄家军,乡亲们早已习惯以老黄称呼他。2015年,生活重压下的老黄一家遭遇了经济困境。其妻病卧在家,儿女亦需负担学业,这一家子曾是永安乡太和村的贫困户。
老黄虽然勤劳努力,却始终难以扭转家庭困境。为了改变现状,他向村提出了养殖桑蚕的想法。太和村的领导们深入了解后,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脱贫途径。经过与驻村工作队的商讨,2017年10月,村里了包括老黄在内的两委、贫困户及员代表前往蒙山县学习先进的养蚕技术。
经过现场学习和实际操作,如今老黄家的蚕成活率已达到一个高水准,养的桑叶且品质优良,蚕茧健康且价格不菲。
针对贫困户设立了小额,老黄连续四年获得此项用于发展农事。如今家中有12亩桑田、9亩稻田和8亩甘蔗地,生活日渐改善。
过去那座破旧的土坯房已成为回忆,去年他们家已搬进了90平方米的两层砖房。如今老黄的妻子已能自理生活,甚至还能参与摘桑叶的工作;大女儿已嫁为;二儿子考入重庆邮电大学并获得多种资助继续求学;三女儿也在永福二中继续学业。
老黄感慨道:“如今家庭生活的美好转变,离不开的坚实支持。从低保到补助,再到助学,每一项都为我们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通过养蚕走向富裕后,老黄已然成为村里的致富楷模。每年他家的蚕茧可达到10批之多,每批售价约四千元。农忙时他雇佣村民帮忙摘桑叶,不仅自己年收入近四万元,还为邻居们带来了每人逾千元的人工费。
老黄还与乡亲们分享养蚕的技巧与经验。看到老黄家生活的日渐改善,越来越多的邻居也开始尝试养蚕。如今太和村已有150多户人家从事养蚕业,其中包括62户贫困户。正是这样一群人的努力与坚持,共同书写了太和村的新篇章。
(王艳 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