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流传一则消息,声称“抖音电商规模已达两万亿GMV,广告费高达四千亿”,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似乎暗示着平台对商家的“课税”压力增大。尽管这条信息迅速被自媒体删除,但已经在社会中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对此,抖音集团副总裁亲自澄清:“实际情况是,抖音的广告收入中,只有一部分来自电商业务。”
那么,误解的来源是什么呢?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误解的产生,主要源于两方面的混淆。
需明确字节跳动的整体广告收入并不等同于抖音的广告收入。据权威机构36氪获取的数据显示,2023年字节跳动国内广告收入总计超过四千亿。其中,抖音的广告收入在同年达到了两千八百亿,仅占到字节跳动国内广告收入的约七成。
抖音的广告构成复杂多元。它不仅仅局限于抖音电商广告收入,还包括抖音生活服务的广告收入。除此之外,还包括非电商信息流广告、品牌开屏广告、内容植入广告、挑战赛与话题广告等多种形式。
在互联网商业的版图中,广告是各大企业实现流量变现的重要手段。字节跳动也不例外。自2018年春节火爆以来,抖音的用户增长迅猛,迅速成为了字节跳动在广告收入的重要来源。过去,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是抖音的广告客户,他们通过在抖音投放信息流广告、开屏广告等,将用户引导至自己的平台进行购物。
尤其是在电商和生活服务这些“交易型”业务兴起之前,抖音就已经依托其短视频模式的信息流广告业务实现了可观的收入。随着抖音电商业务的崛起,情况发生了变化。
巨量千川主要为商家和达人提供抖音电商一体化营销解决方案。用户在刷抖音时所看到的夹带商品的短视频信息流、商家或达人的带货直播间信息流推送等,大多都是通过巨量千川进行投放的。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虽然广告收入并不直接与GMV(商品交易总额)挂钩,但两者却是相互影响的。商家通过投放广告来促进销售,而销售额的增长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广告投放意愿。尽管存在误解和传言,但抖音的广告业务仍在稳步增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