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魔都美食达人,我怎能不知晓下沙烧卖的盛名?这绝对是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上海传统美食。
其中,笋肉烧卖最受食客喜爱。2011年,下沙烧卖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天,就跟随我的步伐,一同前往下沙当地探寻这枚享有盛名的烧麦吧。
首站,我来到了德持烧麦店。这家店在网络上广受好评,被誉为下沙烧麦界的佼佼者。初次接触下沙烧麦,就是从这家店开始的。
为了寻找最正宗的下沙烧麦,我决定深入当地探访。虽然得知老店已经搬迁,但新店距离老店并不远,步行仅需五分钟左右。
新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店面宽敞明亮,店招上隐约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字样。坐在这里品尝美食,想必会有别样的体验。
店里除了烧麦外,还提供客饭和面条等餐点。午餐时间,生意兴隆。烧麦分为咸的笋肉烧麦和甜的豆沙烧麦两种口味。
在旁边的工作台上,两位阿姨正在包制笋肉烧麦,以展示其现做现蒸、新鲜出炉的特色。从包装上看,用料十分讲究,烧麦中的肉选用的是金锣冷鲜肉。
阿姨包烧麦的手法十分讲究。将肉馅放入皮中后,她会将整个面皮握在手中“抖动”,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蕴丰富的技巧。在调整角度的发力往当中捏,一个完美的烧麦便制作完成。
每只烧麦售价四元,虽然略显小贵,但想到其中包含当季春笋的鲜美时,这个价格就显得物超所值了。
我点了四只烧麦,上桌的烧麦形状饱满,开口处更是汤汁满满。看这汤汁,简直可以与汤包中的汤汁媲美。品尝后,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下沙烧麦的汤汁鲜美到令人惊艳!鲜美而醇厚又不浑浊。
从另一个角度看,下半部分与小笼包相似,而上半部分则个性十足!外皮软硬适中,手擀的工艺使得其嚼劲十足。而内里的肉馅更是鲜美无比,鲜肉与春笋的比例搭配得当,相互辉映。
除了德持烧麦店外,我还探访了下沙老饭店。这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店铺。
老饭店的烧麦售价略低,为每只3.5元。虽然卖相与德持家相比稍显逊色,但味道却同样鲜美。在和后厨的阿姨们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下沙烧麦的更多制作细节和技巧。
无论是德持家的卖相还是下沙老饭店的实惠价格都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下沙烧麦的美味与魅力。
我的结论:两家店铺在味道上相差无几但各有特色德持家更注重外观和店面环境而下沙老饭店则价格更实惠。
这次的探访让我对下沙烧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