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再创佳绩,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刷新历史记录,高达40.96GW,仅与去年全年数据相差10GW左右。户用光伏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并网规模几乎与去年持平。
在分布式光伏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下,屋顶资源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尤其在户用市场中,高昂的“中介费”使得经销商角色逐渐演变为“服务提供者”。
户用光伏:业务员费用增长显著
由于光伏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存在信息鸿沟,经销商模式在连接企业与用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展,业务员的角色愈发重要。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对于成功推广光伏板起着关键作用,并因此获得一定的介绍费用。
近期,随着光伏市场竞争加剧,经销商面临的业务压力增大。为了达成业绩目标,经销商不得不降低利润空间,导致中介费用有所上涨。据光伏经销商透露,不同地区因市场规模、光照资源及竞争程度差异,业务员的中介费用也有所不同。
在江苏、陕西地区,一块光伏板的中介费为100-200元;而在安徽、河南地区,费用则为200-300元。令人惊讶的是,山东地区的一块光伏板中介费高达300-400元。这一水平已远超光伏租赁费用。
工商业分布式:特许经营费用惊人
在工商业市场中,优质屋顶资源同样紧缺。和企业推出的特许经营权招标模式,使得光伏企业需支付一定的特许经营费以利用屋顶安装组件。
特许经营模式涉及或企业将存量屋顶资源转让给特许经营者,特许经营者支付费用并运营屋顶光伏项目。据了解,特许经营费用在各地区有所不同,经营年限通常为25-30年。多地区已实施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增加了项目开发成本。
部分地区还对特许经营模式提出附加要求,涉及项目收益的共享及绿电权益归属等问题。这一切都加重了企业的运营负担。
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难以避免。为了促进光伏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各方需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