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例析】
(例一)2019浙江卷·萧红《呼兰河传》(节选)
在萧红笔下,太阳一出现,丝蔓便由冷清变得温暖,向前发展的速率迅速。文章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如“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描绘出黄瓜蓬勃的生命活力。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每个句子末尾都用“了”字,强调了黄瓜生长的迅速。整篇文章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对乡村生活的喜悦之情。
(例二)赏析语言特点
【通识性理解】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情节、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语言风格、用词、句式、修辞等都会对作品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赏析语言艺术,需要从整体的语言风格、用词精准度、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例析】
(例三)江西省2025届高三月考《名医杜瘸子》
(例四)地方特色与语言活力
在《探亲》一文中,人物对话语言使用方言,既符合人物形象又具有地域特色,使文本语言更具生命力和活力。文章中生动形象的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使人物跃然纸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五)叙述语言的运用
【总结与指导】
通过对上述例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析需要关注语言风格、用词、句式、修辞等多个方面。在分析时,要结合具体文本内容,指出语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效果。答题时,基本思路是先指出特点,再结合具体内容举例,最后分析其效果或作用。
【练习与拓展】
请选择一篇你喜欢的文学作品,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尝试运用上述分析方法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