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立体构思完美呈现。有时候,问题并不在于我们缺乏创意,而是我们未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实践和磨练手绘技巧。
生活中,永远是学习设计学生的灵感宝库。特别是对于那些致力于产品设计的学生来说,生活是最佳的老师。完美无缺的产品并不存在,过于追求与众不同而忽视用户真实需求,往往难以真正掌握工业设计的精髓。
我们应培养对周围产品的敏锐感知力。从整体产品环境到产品细节纹理,都应细心观察。体验各种新产品和优质产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局限于工业产品,还应扩展到平面、建筑、雕塑等其他艺术领域。
对观察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是提升设计的关键。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如:这个设计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它的现在何处?它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和设计原则?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个产品?如果是我使用,我会如何改进?
模仿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模仿并不等同于剽窃。在dribbble、behance等设计网站上寻找灵感是一种常见做法。参考优秀作品并非不可,关键在于学习其设计理念。若仅是改变颜色、字体等元素位置而缺乏深入理解,最终只能抱怨自己缺乏创造力和想法。
清晰的设计思路至关重要。
在开始设计之前,明确要表达的概念是必要的。以科技感为例,若仅以“科技感”为设计方向,那么实现起来将十分困难。需深入探索科技感的内涵,如无人的记忆、非传统的表达、机械的元素等。再通过手绘来呈现科技感,如利用有能力的线条、复杂结构、丰富的材质对比、透明部件等来更准确地表达想法。
手绘技巧也不容忽视。
当有了产品构想时,通过草图在脑海中构建其基本形态是一种有效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你可以更好地考虑空间关系。若感觉空间立体感有困难,不妨尝试在观察物体时记忆并尝试在脑海中复现其多角度的景象,以此锻炼空间想象力。
工业设计师并非仅靠灵感和运气来创作。更多的是通过层层推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若想提高建模能力,首先需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构想,再通过手绘来辅助实现。如此才能创作出既有创意又符合形式要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