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您有观看吗?
此剧在豆瓣上取得了8.7的高分,服装道具精美程度堪比《琅琊榜》,每一帧画面都展现出电影级别的画质。
剧情的扣人心弦和引人入胜是该剧的一大亮点,该剧中的美食也是让人垂涎欲滴的存在。
(下面即将呈现的画面将为您带来极度的视觉享受)
水盆羊肉:
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的制作方式非常讲究,需要使用小吸管儿来细细品味。
今天,让我们一同探讨唐朝时期的美食文化,关键词是:精巧。
关于精巧这个词
精巧
/děl-ik/ (音译)
adj. 精心制作且注重细节的。
一、词源解析
“精巧”一词源于古英语delicat,与delightful(令人愉悦的)和delicious(美味的)有亲缘关系。
通常而言,令人愉悦又美味的东西都是精巧制作的,而美好的精巧事物往往转瞬即逝,这也为“精巧”赋予了“脆弱的”含义。而随着演变,“精巧”也引申出了“清淡可口”的含义。
二、用法示例
“精巧”主要指精致和细致。例如,法餐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精致优雅的餐饮文化。
“精巧”也可以表示“清淡的”。比如,a rose with delicate scent就是指“散发清香的玫瑰”。
“精巧”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些需要谨慎处理的情况或人物。如某人非常敏感脆弱,可以说成是“This is a very delicate situation”。
作为名词的“delicacy”,指的是美味佳肴。
三、唐朝美食的精巧之处
在唐朝盛世的长安,美食文化达到了顶峰。长安作为世界的中心,美食也是囊括了各地的特色。
因唐朝时期辣椒尚未传入,当时的美食多以清淡为主。尽管如此,唐朝人的烹饪技艺却非常精巧,即便我们现代人可能会觉得当时的食物寡淡无味,但认真品味食物原本的味道,才能领略到其中的鲜美。
别小看古人,他们的烹饪技艺说不定比我们现在还要精巧许多。
例如,“青精饭”的制作过程极为讲究,经过多次水蒸和暴晒而成。据说这种饭能够养颜美容、强身健体。
唐朝人还擅长制作各种点心。现在的日本“和果子”便继承了唐代的茶点文化。
唐朝的宴会环境与餐具也是极其讲究的。一曲红烛高照之下,金盘银盏间的青白瓷器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在这个以胖为美的唐朝时代,无需担心减肥问题。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向往啊!
日报双语新闻
[长按关注最大的双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