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狂欢的热潮在“双11”后逐渐平息,12月9日,电商平台再度引领行业视线,聚焦到了“双12”购物节上。在这个以日益理性的消费者和逐渐趋于稳定的存量市场背景下,各大平台正共同探索如何让“双12”不再只是“双11”的余音。为此,今年在“双12”活动中,电商平台对招商规则、活动周期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双12”既是一个重要的舞台。对于新晋平台及商家而言,它不仅是提升影响力和拓展市场的良机。对于消费者,亦能带来实惠。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刘俊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晋平台及商家特别是中小商家,在货架电商刚刚起步的阶段,平台的支持可能有限,因此“双12”的促销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在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天猫和京东,再次成为了“双12”大促的主战场。在这场存量竞争之中,两家平台都更加注重对商家的扶持、互联互通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以迎合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
淘宝天猫在今年的“双12”中重拾“双12”IP,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平台与商家共同补贴数千万件商品,并推出满减、品类券、商家券以及各种惊喜红包等优惠。而京东则鼓励商家参与跨店满减活动,并为这些商品提供流量支持。在直播电商领域,抖音集团和快手科技也纷纷推出各自的促销策略,以助力商家抓住年前的生意机会。
从整体上看,“双12”与“双11”虽本质相似,但在细节上各具特色。很多商家选择自播形式,同时也推出符合自身运营特点的玩法。例如,抖音和快手的大促活动可以看作是直播平台向“直播+货架电商”的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商家在满足用户长尾需求和平台价格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双12”期间,各大平台都聚焦于中小商家及消费者。淘宝天猫继续支持中小商家,京东则开启“1元包邮日”活动,助推产业带工厂的爆款商品和性价比高的中小商家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双12”作为年末促销的重要节点,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今年各大电商平台都积极顺应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强化“双12”作为年末清货促销的定位。尽管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但电商平台的年末促销活动仍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