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的序曲中,9月2日这一天,浑河之畔绽放出别样的光彩。2024年的沈阳旗袍文化周在浑河九号码头揭开了序幕,身穿旗袍的丽人依水而立,留下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这金秋时分,旗袍无疑成为了沈阳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传递着独特的魅力。
沈阳人对于旗袍的喜爱源远流长,自清代以来便备受瞩目。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和隋唐时期。在咖啡小巷的一家咖啡馆内,作家柳迦柔向记者娓娓道来旗袍的史话。
柳迦柔身边放着一本她创作的《旗袍之美》,这是国内首部以旗袍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集。在沈阳出版社再版时,封面采用了一席旗袍的剪影,那苏穗般的旗袍纽襻儿仿佛在风中飘动,令人心生向往。
《旗袍之美》与咖啡为伴
满族旗袍非遗传承人章爱君的作品,在单一色调中独树一帜。
旗袍虽历史悠久,但因其对穿着者的身材和场合有所要求,如今多出现在重要场合,承载着隆重的仪式感。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驾驭旗袍,但爱美的女士们对其热爱之情不言而喻。新中式的流行,正是旗袍生活化的体现。
柳迦柔儿时记忆中的旗袍,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的一抹亮色。她回忆起邻居马奶奶的紫色长袍,那滚边的设计、图案的镶嵌,都让她心生向往。
柳迦柔与旗袍的情缘深厚。她的第一件旗袍是由母亲亲手缝制,母亲精湛的技艺让她引以为豪。她特别喜爱母亲编结的纽襻儿,那细致入微的工艺令人叹服。
在采访当日,柳迦柔身穿一件淡绿色的新中式上衣,其纽襻儿的设计简约而不致。她对旗袍的热爱不仅体现在穿着上,更体现在对旗袍文化的深入研究中。
柳迦柔一直以文字记录着对旗袍的热爱与理解。她的散文《草长莺飞与旗袍共生》发表后,受到了众多朋友的鼓励与期待。于是,《旗袍藏美》一书应运而生,将旗袍的韵味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书分为“旗袍的历史篇章”、“旗袍与女人的故事”、“旗袍的时代印记”以及“旗袍的韵味流香”四个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旗袍的女性美、时代美和文化美。柳迦柔用文字圆了自己的旗袍梦。
值得一提的是,《旗袍藏美》一书的插图也极具匠心。景德镇瓷画旗袍创始人、发扬者为此书创作了独特的插图,瓷面上的旗袍粉墨登场,展现了旗袍多彩的一面。
柳迦柔认为,旗袍的风情万种在于那一瞬间的怦然心动,而那份美已然成为永恒。
如今,沈阳旗袍文化周如约而至,而《旗袍藏美》一书也成为了解和走近沈阳旗袍文化的一扇独特窗户。
摄影记者 常晟罡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