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互联网大厂的管理层,特别关注一下那些负责关键业务的中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总监。
在许多普通员工眼中,总监是他们工作中所能接触到的最高层级的管理人员。现今的面试制度与管理模式中,高级职级的总监往往会担任业务终面的面试官,并掌握着最终录用与否的决策权。日常的会议和管理工作也大多由他们来主导。
互联网大厂中,职级如阿里系的M4总监、M5资深总监等,被业内广泛认可。更多公司倾向于使用P序列来标识职级,如P9等同于M4的总监级别,P10则等同于M5的资深总监级别。这些职级不仅代表了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力,更是他们在行业中的地位象征。
与此尽管字节的职级体系与阿里有所不同,但在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评判上具有一致性。一些如齐俊元、杨红霞等从阿里到字节的员工,根据他们的能力可能会直接对标至4-2的职级。随着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一些高技术含量的职位在跳槽时可能面临职级的调整。
在美团、滴滴等大厂中,其职级体系与阿里、字节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如美团的L10/L11与阿里的P9/P10相对应。而在滴滴,其职级与美团完全对标。在这些公司中,L10及以上级别往往属于管理层范畴。
相较之下,百度、快手、京东等公司则有着更明确的职级划分和管理权限。他们的管理岗位在总监层级会有多个小级别的细分,如M3A副总监、M3B总监和M3C高级总监等。这使得各公司在评定人才和管理方面有了更明确的参照标准。
腾讯的职级体系则独树一帜。他们以中干、基干总监等称呼来标识管理者的层级,并与总经理(GM)职级相对应。如腾讯新闻总经理何毅进的GM职级就代表了其公司的高层管理地位。而腾讯内部的总监级别也分为副总监和总监的不同层级。
无论各家公司职级体系如何变化,互联网大厂中的总监级别管理者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出色的管理能力。他们的年薪通常在200万至800万之间,其中包含现金部分和股权激励部分。
例如在阿里股价巅峰时,年薪500万可能是P9的正常薪资水平;而在美团,其薪水在股价较高时也达到了顶峰。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体现了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流动和竞争态势。
互联网大厂的总监是中层管理者中的佼佼者,他们起着上传下达的关键作用。他们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成就,也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