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初一,即2月10日,《日报》第五版以《多彩花馍蒸腾幸福年味》为主题,聚焦了山东的传统美食“花饽饽”。这种美食以其别致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不仅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氛围,还充分展示了劳动的审美和艺术才能。它成为了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得到了传承和彰显。
“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主。”面食作为人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赋予情感寄托和表达。自2008年起,闻喜花馍作为面塑的代表已被列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塑花馍,不仅是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更是一种贴近民众生活的节俗艺术。每逢佳节,尤其是北方地区,不少家庭都会依照传统习俗制作花馍。因其地缘风情和礼俗讲究的差异,花馍的表现形态各异,地域特色鲜明。
如今,花饽饽已成为香饽饽。
从传统的福袋、寿桃、元宝造型,到新颖的蔬菜、水果、家电形象,面塑花馍正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老手艺人用新创意为生活增添色彩,新造型反映着现活的变化。有人因此结交好友,有人传承文化技艺,更有人携手乡亲创业致富。
在面团的世界里,从揪下一小块红色面团开始,经过双手的轻柔捏制,再借助小梳子整理,一个生动的燕子造型便完成了。就像贺铁芳所做的那样,她将“燕子”贴在由面团做成的“飞机”上,完成了她的作品。
闻喜花馍的名气越来越大,订单也越来越多,这代表着大家的收入越来越高。从小喜欢看大人做花馍的贺铁芳,如今带领着乡亲们不断创新、推出新品。她的大丰收花馍,寓意着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在曲宝乐的手中,小小的面团经过揉、上色、做造型等工序后,变成了一个个怀揣金元宝的“招财龙”。她的花馍里藏有满满的祝福,寄托着对龙年生活的美好期望。
在山东烟台福山区,曲宝乐开设了一家花饽饽店。谈及学做花饽饽的原因,她表示:“花饽饽既好看又好吃,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买来给家里增添喜庆气氛。我希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如今,她的店铺需求多样化,她不断学习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新样式,备受顾客好评。
胶东的花饽饽制作工艺包括揉、擀、捏、剪、印、蒸等步骤,常在婚庆、生日等民俗活动上出现。张华是一位热爱花饽饽制作的80后姑娘,她分享了如何制作果蔬“龙饽饽”的技巧。从选料到上色再到蒸制,每一个步骤都讲究技巧和经验。
不仅如此,花馍作为一项中间传统艺术瑰宝,其制作过程展示了劳动的卓越技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是美食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从东汉末年的馒头到如今的花样馒头,从朴实雅洁的山西花馍到敦实粗犷的山东花馍,再到色彩艳丽的陕西花馍……每一种花馍都承载着地域特色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