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二爷谈SaaS的深度观察
我长久以来便密切关注并研究SaaS的动态与发展,特别是在我所任职的企业级SaaS公司的背景下。过去一年间,我热情地撰写多篇SaaS分析文章,力挺SaaS与企业级服务的风头渐起。
随着风起,SaaS浪潮汹涌而至。
风起云涌中的SaaS,其真实面貌如何?
何为“精神的SaaS”?简而言之,即虚假的、伪装的、贴牌的SaaS。此概念中,我注意到三个关键词:幻想、跟风、泡沫。
观察现今的企业级服务行业,SaaS似乎已成为资本青睐的标签。不少软件公司,无论是否具备SaaS基因,是否能为用户提供真正的SaaS化产品与服务,都争相打上SaaS的标签。
有些传统软件产品仅是将原有的收费模式从一次性转变为按月或按年,便自称是SaaS化产品。例如,某在上海的软件公司号称占电商软件行业超过30%的市场份额。当SaaS热潮来临时,他们将老旧的产品像乐高积木般重新组合,再上线一个新,便打造出一个全新的SaaS品牌。令人费解的是,一个产品架构十年未变的传统软件如何能提供真正的SaaS化服务?该公司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于一份咨询公司的研报,而该研报的售价高达30万。
以新瓶装旧酒,自欺欺人,此乃的SaaS。
在风口的中,即便是非SaaS公司也容易被迷惑双眼。尤其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他们在技术甄别方面的能力有限,更容易受误导。起初,他们担心云端数据的安安全性,但随后随着BAT等顶级技术公司进入企业级SaaS领域,他们开始信任将数据存放在云端服务器上,如同存款于“银行金库”。
盲目跟从潮流,,此为跟风的SaaS。
随着SaaS市场的迅猛发展及大公司的涌入,原本蓝海市场的色泽迅速消退。无论是管理类还是经营类SaaS产品,市场都涌现出大量企业和产品。如今市场难以判断哪些产品优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巨大的市场已经开始充满泡沫。
回顾2015年,企业的SaaS市场迅速崛起为风口。除了长期积累的因素外,O2O市场的降温也为SaaS提供了机遇。当时许多VC在O2O项目上变得谨慎甚至拒绝投资,资本转向了To B的企业级市场。任何行业在经历泡沫后都需要调整和洗牌。当前兴起的SaaS应借鉴O2O的教训,认识到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必然经历的阶段。
、滥竽充数,此为泡沫中的SaaS。
重拾SaaS真谛
回望过去,我们应重新审视SaaS的真正含义。我认为其核心价值在于专注、轻便和重视服务。
首先说专注。企业级SaaS大致分为管理类和经营类两大类。每一类中又有众多细分领域如OA、协同、考勤、HR、账务等。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细分的垂直领域,每一点细分都有可能产生一个领导品牌的产品。此外,我们也要注意,数据整合是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在两大领域——管理类SaaS和经营类SaaS——都可能孕育出一种新的企业存在形式,那就是扮演"插线板"角色的SaaS公司。
其次,轻便性是用户追求的目标之一,摆脱硬件设备的束缚,以租代买的方式是第一步。但轻便性不仅指用户端的体验,更指产品本身的精简。我看到有些产品自吹功能齐全,但实际上功能杂乱无章,用户实际用到的功能并不多。
我认为一个好的SaaS产品应专注于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功能,摒弃多余的功能,做到轻量化,以便更好地扩展、交互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