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框架中,班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职责。现行的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与行为规范,由班作为主要评价者。单一、僵化的评价方式,既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又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从学生自身出发,创新设计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直接参与评价过程,以此打破评价的局限和瓶颈。
其中,自我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自我评价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加强,学生们日益具备对自身行为进行判断与调整的自我意识。这一过程既是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体现,也是他们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
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的自我评价呢?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其中,“荣誉本”作为一种日常自我记录工具,帮助学生记录个人成长中的点滴收获。学生们自由选择喜欢的笔记本,自主记录在校受到的表扬和荣誉,方式多样,可写、可画、可贴。班级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展示学生的进步与创意。
在“荣誉本”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推出了“自评本”。这是一种更全面的评价方式,要求学生每日记录自己的表现,包括优点、缺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们通过趣味创意的方式记录生活,开启全面自我认知的大门。
“自评本”不仅限于记录闪光点,更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载体。一些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个性化记录符号和网络表情符号等来表达自己。更有学生自发记录班的精彩语句,形成“赵老师语录”,这些小创意增添了师生间的互动与喜悦。
“改正单”作为自我评价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自我评价结果的一种反馈。我采用六步法设计“改正单”,从不同维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析与评价。它注重引导学生向内观察自己,是一种自我激励与发展的方式,旨在通过自我反观推动学生的自我成长。
这种自评机制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更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班不仅要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更要让他们理解为何要这样评价。这样的学习比单纯的自我评价更有意义,也是班工作的一项挑战。
通过实践证明,有效的学生自我评价往往源于学生的自主创造。我重视学生在操作中的主体地位和教育契机。我努力营造一个欣赏型的师生评价交流氛围,鼓励学生敢于、乐于并善于自我评价。我力求使学生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尊重、调动和促进他们的参与质量,从而达成更高层次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