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其本意在于强调不断温习古代的经典著作,实践过去的学问,并通过自我反思,以崇高道德为目标,从而使得良知始终保持清澈与鲜活。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这一境界,才能真正成为一位值得尊敬的教师。
对于删述六经之事,孔子亦是出于无奈。面对那些只知追求知识的人,孔子一直在进行删述,做着减法。他甚至说:“予欲无言。”就像天地间的四季更迭和万物生长,何须多言?
当,文饰过多而实质不足时,王阳明先生告诫学者们,学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宗旨,这样才能有所依托。否则,即使表面上学得再多,也只是表面的修养,而非真正的道德修养。他又说,真正的理解应该是全面的、透彻的,不论从哪个角度阐述都是一致的。
东汉班固在《东都赋》中亦曾言及:“温习旧知以得新见,实为不易;而能尊崇道德者则更为罕见。”这进一步说明了“温故知新”的难能可贵。
王阳明先生进一步阐释:“尊崇道德的学问研究是‘温故’的根本所在。”他指出,“温故”即是“尊德性”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新”必然源于“温故”,而“温故”的目的是为了“知新”,这也验证了知识与行动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