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报的特派记者,
在千年古刹的报恩双塔旁,隐匿着一所女子院。那些远离尘世纷扰的尼僧们,究竟如何度过她们的世外生活呢?我探访了仙游龙华寺,踏入尼僧们的日常生活——
在凌晨半,我离开市区,驱车前往仙游。当我在近4点抵达龙华寺时,夜色依旧浓重。的大门缓缓打开,宏玉热情地接待了我。
在宏玉的带领下,我穿过路灯照亮的石板小道,来到大雄宝殿。耳畔只有虫鸣声,四周一片宁静。我取出手机,调整为静音模式,唯恐打破这份宁静。
突然,寺里的晨钟响起,钟声清澈动听,沁人心脾。我看见一位尼僧手持木板和木棍,一边敲击一边默念着什么,向客堂走去。宏玉告诉我,这是尼僧们的起床信号。
不久后,尼僧们整齐着装走出房门。递给我一本,并安排我跟随小尼僧们学习。
4点半,尼僧们齐聚法堂,开始早课。她们分列两旁,上香礼佛后,一位尼僧轻敲木鱼,另一位领诵。在闪烁中,她们闭目诵经。我尝试跟读,但繁体字让我难以跟上节奏,只好静心感受这清雅的梵音。
早课后,尼僧们席地而坐,进行打坐和“达摩洗髓功”的练习。宏玉告诉我,尼僧们需将熟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的。
早餐后,我与小尼僧们一同打扫卫生,随后开始课程学习。课程表上列满了、世间学、书画课等。院里分有不同班级和部别,还有专门对外的居士学习班。
我被安排在基础部修学,这里的学生主要以培福执劳为主,学习为辅。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中的繁体字阅读起来颇为吃力。为了不打扰他人,我强打精神,努力保持专注。
上午10点50分,午餐时间到了。尼僧们排队前往五观堂用餐。在堂的佛像前行礼念经后,尼僧们开始用餐。虽然我听不懂她们唱的内容,但那种庄严感令人震撼。
用餐时,尼僧们的动作十分轻柔,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她们脱鞋盘腿而坐,像在举行一场西餐仪式。我也学着她们的样子用餐。
一位居士告诉我关于食存五观的理念以及打坐时的心境要求。宏玉则告诉我龙华寺的和尼僧们的生活习惯管理规定。
晚上9点半,完成晚课的尼僧们回房后,我开始感到肚子咕噜叫唤。习惯了城市夜宵的我难以适应这近19小时的禁食期。
宏玉分享了自己出家的经历和佛门生活的点滴。她曾是重点高中的优秀教师却选择出家修行。她追求智慧而非名利并讲求真正的解脱。
通过这次探访我深刻体会到出家人与常人虽有所不同但追求却各不相同。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内心却充满了宁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