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_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2025-01-0111:45:18经营策略0

刘梦(成都)

孔子曾言:“自己不愿意被对待的方式,不要去对待他人。”人们都将其视为真理而遵守,这是否真为无庸置疑的真理呢?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既避免对自己不利的对待方式,也避免对别人做我们不愿被对待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使得人们的喜好各不相同。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如苦味、恶臭、嫉妒和怨恨等。这些都是常人所不愿被对待的方式,但也有少数人能够接受这些。这并非我此刻要讨论的重点。

人们大都明白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被对待的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也不应该强加于人。因为我们所喜欢的,未必是别人所喜欢的。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因此常常以爱的名义伤害他人,甚至包括父母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父母常常以自己的善意对待子女,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身上,却未必了解子女真实的愿望。这也许是代沟产生的原因之一。父母应该了解子女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子女的志向上。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一对夫妇非常相爱,他们常常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对待彼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最终分开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

故事的结尾让人深思。故事是这样的:一对夫妇在吃最后一餐时,丈夫为妻子夹了一块鸡腿,同时妻子也为丈夫夹了一块鸡翅。然后,两人都泣不成声。妻子对丈夫说:“我最喜欢的是鸡翅,你为什么不给我鸡翅而是给我鸡腿呢?”听完妻子的话,丈夫也表示不解:“我最喜欢的是鸡腿,你为什么不给我鸡腿而是给我鸡翅呢?”两人沉默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分手。

这个故事让人感到悲伤,人们都明白其中的道理,然而分手的人却未必能够领悟。这也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种表达。

在《庄子》中有一则寓言,讲述了南海之帝倏与北海之帝忽在浑沌之地相遇并善待浑沌。他们却想为浑沌增加七窍以使其更完美。每天增加一窍,最终导致浑沌死亡。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坏心眼的人也可能会因为过度改变他人而造成伤害。

这也警示我们不要将我们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过去有楚王喜欢的例子,宫中女子为了迎合楚王的喜好而不得不节食,最终导致许多人饿死。

这些例子揭示了“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危害性。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所喜欢的未必是别人所喜欢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积极传播善良、快乐和福祉等积极的价值观。但若别人不接受或以不同方式回应我们的善意和快乐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因此对他们有所指责或强加于人。

社会争端往往源于个人强加自己的意愿于他人之上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来推行自己的理念。在思考、习惯、艺术和文学等方面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方式斥责他人的方式为错。即使是在家庭中夫妻之间也常有因兴趣爱好不同而产生的争执。

很多时候人们容易将自己不喜欢被对待的方式强加于人并以此为恶将己所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视为善行。然而这往往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比小人还要严重。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自己所喜欢的未必是别人所喜欢的也不要将己所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修养我们应该深刻领悟这个道理。

【“浣花溪”栏目征稿启事】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