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产市场对于郊区项目的看法,往往局限于冷清与滞销。
实际上,不论地处何地,只要策略得当,即使是偏远的郊区大盘,也能吸引客户的目光与脚步。
定义“郊区”并非仅靠距离的衡量,它更多是相对主城而言的一种地域概念。具体来说,县级市距离县中心超过3公里可视为郊区,地级市离市中心3-5公里为近郊,超过5公里则为远郊;在中大型城市,近郊则为5-10公里范围,而超过10公里即可划归为远郊。
针对这一话题,我为大家分享几点郊区大盘的拓客心法。
一、多阶段拓客策略
对于郊区大盘,拓客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任务。其规模体量庞大,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快速蓄客和热销的目标。制定一套完整的拓客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整合不同阶段资源
在不同开发阶段应整合不同类型资源。如万达、华夏、碧桂园等优秀房企,会全方位、多角度地整合,以支持项目的持续发展。
1. 开盘前的全国性资源整合
为了增加的导入,开盘前房企通常会调动全国性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本地同行及、异地老、返乡及全国性知名分销代理机构的。
2. 根据业绩调整合作资源
并不是所有都适合本项目。后期应根据导入的质量进行评估,并不断调整优化合作资源。
(二)销拓一体化模式
对于偏远的郊区大盘,自然来访客户较少。采用销拓一体化的模式更为合适。内场与外场的置业顾问可以轮换,不仅拓展渠道资源的不足,同时也提升项目介绍、谈判能力等。
二、创新拓客手法
拓客方法多种多样,如派单、call客、中介分销、竞品拦截等。但为何有的项目效果显著,有的却不尽如人意?这除了执行力外,更需在常规手段上寻求创新。
(一)团队升级与精准分析
拓客团队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拓客效果。在组建团队时,应优先考虑本地精英、资源型人才、高执行力新人等。对客户进行精准分析,明确第一波客户是谁、第二波客户来源于哪里等。
(二)因地制宜的拓客方式
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及客户中,应选择合适的拓客方式。例如在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派单、巡展等方式;而在第二阶段则可以通过社区拓展及城市展厅来吸引客户。
(三)内外场衔接与奖励
内外场的衔接与资源的互补也是提升转化率的关键。例如通过增加内场销售人员、内外场角色轮换等方式提高衔接效率。同时设立多样化的奖励,以提升渠道人员的积极性。
三、持续监测与效果分析
对于拓客效果的监测与分析同样重要。通过统计派单量、转访率、区域产出率等数据,可以评估拓客效果并作出相应调整。内外场的衔接效率及转化率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总结
郊区大盘的拓客并非易事。但只要策略得当、团队得力、不断创新并持续监测分析效果,相信必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拓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