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举个例子_如何计算剩余价值率?

2025-01-0119:44:20销售经验0

支付价值与获益之深

一、表面价值与潜在价值探索

当我们讨论投资的评估时,价值是关键的一环。这其中,巴菲特偏爱所有者收益来衡量内在价值。同样,Todd Combs在伯克希尔的工作中也强调了与所有者收益相近的报告收益的重要性。1994年的股东信中,巴菲特进一步阐释了账面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联性。

以大学教育为例,其成本可视作“账面价值”。若进一步精细计算,还需加上因未选择大学而直接工作可能赚取的收益。在此,我们暂且忽略大学教育的非经济价值,仅从经济角度来分析。

要准确评估一个学生的大学教育是否“物有所值”,我们需要计算其毕业后的预期收益与未接受高等教育可能获得的收益之间的差值。将此差值以适当的利率贴现回毕业当天,所得的数值即为大学教育的内在经济价值。若账面价值(即教育成本)高于此内在价值,则教育投资可能并不划算;反之,则表明投资是明智的。无论结果如何,这都说明了账面价值无法单独衡量内在价值。

二、剩余收益:价值的重要衡量

假设有一家名为A的公司,其2014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100,000元。随后,我们拥有2015至2017年的预计净利润和账面价值数据。考虑机会成本(即Cost of Capital),假设为10%。那么,我们应如何计算A公司在2014年底的内在价值呢?

内在价值的计算涉及到账面价值和推定价值(或称未来盈利的预期)。推定价值因未来不确定性而存在,但却是评估内在价值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每年的推定价值(即预期净利润超过期望最低回报的部分),并将其贴现至当前时间,再与账面价值相加,即可得到公司的内在价值。

对于那些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即使经过长时间的经营,仍能保持正的剩余收益。对于这类企业的内在价值评估,我们又有何方法呢?

三、永续增长与价值的揭示

以B公司和C公司为例,它们与A公司相似,但未来剩余收益的情况有所不同。B公司在未来某一时点仍保持稳定的正剩余收益,而C公司的剩余收益则以一定的增长率稳定增长。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计算其内在价值?

通过使用特定的贴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B公司和C公司在某一时间点的内在价值。这三家虽然账面价值相同,但内在价值却因未来盈利预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也正如巴菲特在股东信中所提及的不同类型的生意。

四、实战演练:理论与实际的桥梁

现在,让我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找一家A股的上市公司,如D公司,利用其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剩余收益的计算。假设D公司的ROE相对稳定,且我们知道其近几年的净利润和账面价值。通过计算剩余收益并应用适当的贴现率,我们可以估算出D公司的内在价值。再将其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从而对公司的市场估值和未来增长预期有更深入的了解。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