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质量管理革新
在众多破晓先驱者中,朱兰博士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坚决认为,若要解决质量危机,必须摒弃旧有的观念,对传统的质量管理进行根本性的改造。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行动框架,即质量管理是由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所构成的逻辑过程。每个阶段都聚焦于特定的目标,并配有相应的实现手段。
质量规划是明确企业产品和服务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它涉及为达成这些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规划与部署。通过质量规划,企业需清晰界定其顾客及其需求,明确产品需具备哪些特性以契合顾客的需求。企业还需设定符合顾客与供应商双方期望的质量目标,开发出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流程和工艺,并确保流程在既定条件下能实现目标,为最终提供满足顾客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奠定基础。
质量控制则是为达成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旨在满足质量要求。其核心特征在于运用统计方法解决质量问题。从广义上讲,控制涉及制定标准、衡量实际业绩、识别偏差并采取措施纠正这些偏差。当这种控制应用于质量领域时,即成为质量控制。
质量提升指的是超越原有计划,以实现前所未有的质量水平。实现质量提升主要有途径:一是修正导致过程偏离标准的偶然性质量故障,使过程恢复至初始的控制状态;二是消除长期性的质量故障,使当前的质量提升至新高度;三是在引入新产品、新工艺时即预见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