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随笔】
理解之路,玄之又玄。道,非言语能尽其意。需慢慢,于世事变迁中觉其深邃。不同视角,感悟万千。
各人悟经,感触迥异。时光流转,感悟随之变化。心境不同,体会亦异。
有“师领入门,修行在己”之感,读经悟经,洞悉世间百态。
人法地之理,地随天之变,天顺道之则,道遵自然之序。
——摘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释义解析】
人类遵循大地的法则,大地顺应天道的变迁,天道遵循道的规则,而道则依自然之理而行。
【深层解读】
本章中,老子强调了道的根本性。道无形无相,寂静而虚空,不受人的意志影响,无处不在且永恒运行。大道无迹可寻,无声无息,却始终存在,恒久不变。
其中,“法”字之意,是以……为准则。层层推导的结果便是“道法自然”,即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效法并顺应自然。
人类应顺从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样才能生活得从容自在,无为而为又无所不为。
【感悟心得】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这三者缺一不可。
提及历史中遵循自然法则而成就伟业的,不得不提周文王姬昌。
姬昌内行德治,倡导“怀保小民”,对外则广招贤才,以礼相待并任用之。伯夷、姜尚、叔齐、辛甲等人才皆归附于他,为伐纣大业积累了人才。他效法父辈之智制定,推行仁政,尊重长幼有序,注重礼节,勤于政务。他顺应人性与自然之理,使民风淳朴、安定、物质丰富。姬昌的治世之道可谓至德至善。
孔子称姬昌为“三代之英”,孟子则称其为五百年一出的圣人。老子所倡导的人、地、天、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理念正是要我们明白:需讲求策略。在制定策略时需全局考虑人的因素以及地理环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正如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各位圣人的论断均指向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孔子强调“顺天承地以应人”;孟子从军事角度分析三者关系;荀子则从农业生产角度强调三者的并重。可见三者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面对重大决策时需三思而后行。
天时是成功的契机与时机是人生路上的伯乐指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做事。有时付出很多努力却看不到显著回报是因为时机未到此时需耐心积累经验和实力等待机遇的到来。当时机成熟时需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出击。
地利是成功的外部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及人对自身的影响当有利因素时做事会得心应手此时需善于利用这些助力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人和是成功的关键人心所向团结一心是面对挑战的关键所在正如孟子所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和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团结众人之力共同面对挑战。
天时提供了机遇和时机地利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人和则是成功的内在动力和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成功的综合实力。在人生中我们会面临无数选择如何应对有效应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天时、地利、人和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生活是否美好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自如地运用智慧哲学。
人生的成功没有固定答案过好恰到好处的生活拥有力所能及的物质和理想我们方能放下焦虑理性看待生活规划美好未来。